事实上,在过去的几十年里,国内的医用服装面料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,即近三年来,新的科技材料被引入了医疗市场。常用的医用服装面料有四种。
1.全棉。
吸湿性强,排水性弱,由于自身纤维材料的物理特性,棉纤维是一种干燥的毛囊状态结构,毛囊遇水膨胀,没有物理挤压是无法消除的。所以很多医生长期手术后都是汗流浃背,包括疫情期间的很多报告,医生穿防护服的洗手衣也是湿透的。而且棉花容易起皱的物理性质是由纤维本身决定的。如果要当做衬衫面料,成本会上去。而且棉花本身受棉花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。
2.棉聚酯混纺。
吸湿性一般,但排水性较弱。棉聚酯混纺的平均含量为65%聚酯纤维和35%棉。聚酯纤维本身不吸水,但抗皱性好。棉花吸水,但易起皱,排水性弱。
3.聚酯纤维。
如果是无功能聚酯纤维,那就算了。纤维是实心的,具有超强的抗皱性,但更不用说透气性或吸湿性了。不过作为大衣,不贴身穿还是很划算的。毕竟市面上便宜的白大褂都是涤纶做的,业内称之为制服。
4.新型功能性面料。
所有特性都得到了满足,吸湿性强,排汗能力强,面料干燥快,10-20分钟水分蒸发充分。其成分是一种新型聚酯纤维,具有中空结构。吸水后空气接触面积大,易出汗,超级抗皱。缺点只有一个:贵。贵阳手术衣价格和白大褂价格大约是普通白大褂的2-3倍。但想想一年挣几十万的医生,每天穿的衣服也就200-300左右,其实也不贵。